1625年(后金——天命十年)
满洲镶蓝旗人兴佳,以牛录额真(佐将——四品)率兵驻防宁古塔
1627年(后金——天聪元年)
满洲正蓝旗人戴珠瑚,以昂邦章京(将军——正一品)镇守宁古塔
1630年(后金——天聪四年)
12月22日 那堪泰部之呼尔哈人马尔图等携家属来归,叩请皇上指于宁安古塔边驻牧。
1631年(后金——天聪五年)
2月2日 往征瓦尔喀部之大臣蒙阿图,自宁古塔遣人奏报俘获男1279名,女1284名,幼丁603名。
满洲正蓝旗人吴巴哈巴图鲁,以昂邦章京镇守宁古塔。
1633年(后金——天聪七年)
3月23日 清廷遣备御郎格、吴巴海(吴巴哈巴图鲁),将宁古塔边城货物赴朝鲜会宁城贸易。
1634年(后金——天聪八年)
6月14日 往远征东海路虎儿哈部之吉思哈、吴巴海还至宁古塔。遣人奏捷,俘获男妇幼小2050名,马牛皮张甚多。
1635年(后金——天聪九年)
6月9日 吴巴海、荆古尔岱自宁古塔遣噶尔珠报捷,奏称:收复瓦尔喀壮丁560名,妇幼590名。
1637年(后金——崇德二年)
满洲镶白旗人钟五戴,以散骑郎镇守宁安古塔
。
1642年(清——崇德七年)
3月26日 清政府遣多济里、喀珠等,率八旗甲士8人,向导4人往宁古塔会同章京钟国兑、达敏等带兵24人,往征乌札拉部。
1644年(清——顺治元年)
2月12日 清政府命甲喇章京沙尔虎达率兵驻守宁古塔征讨库尔喀部。5月9号凯旋。
清政府为了加强东北各驿站的管理,在宁古塔旧城(海林旧街古城)设置宁古台(康熙五年迁至新城,亦称台街,即今三中旧址),总管宁古塔至吉林间的沙兰、必尔罕、塔拉、额穆索、意气松、退搏、拉法、额赫穆等各驿站事宜。
1645年(顺治二年)
8月3日 清政府定文武百官品级,镇守宁古塔总管为三品。
1646年(顺治三年)
清政府迁河北永平府临邑县李元清等一批汉民至宁古塔垦荒落户,建立民屯。
1652年(顺治九年)
8月21日 清政府命梅勒章京沙尔虎达、甲喇章京海塔、尼噶礼统兵驻守宁古塔。
10月19日 驻防宁古塔章京海塞(海色)、翼长希福等率兵前往黑龙江征讨罗刹(俄国侵略军),战败,海塞(伏诛)、希福革职,仍令其之首宁古塔。
1653年(顺治十年)
6月4日 任命满洲镶蓝旗人梅勒章京沙尔虎达为昂邦章京。下设梅勒章京(副都统、正二品)、协领(三品)、佐领(四品)、防御(五品)、骁骑校(六品)、等官员,统领满洲八旗兵430名。
设立官庄,开垦官地。
扬州名士,《绝域纪略》作者方拱乾因科场冤案流徙宁古塔,首先推进了汉族文化。
1654年(顺治十一年)
清政府移内省老民48家至宁古塔垦荒落户。
1655年(顺治十四年)
4月30年 彭长庚、许尔安集团妄称睿王无功,被流徙宁古塔。
流人李召林、胡子有在宁古塔旧城创办汉学私塾。
1657年(顺治十四年)
4月13日 清廷赏给镇守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莽衣、貂帽、鞍马、腰刀、缎布等物。
5月17日 南明隆武平国公郑芝龙,因其子郑成功坚持抗清,屡不受降,郑芝龙与其弟郑芝豹、子世忠、世默等一并流徙宁古塔。后均被清廷处死于戍所。
昂邦章京沙尔虎达率兵黑龙江,于尚坚乌黑战败沙俄侵略军。
1658年(顺治十五年)
8月 沙尔虎达率领清军分乘47艘船舰进剿沙俄侵略军斯捷潘诺夫匪徒,在松花江口语俄军遭遇,俄军全部被歼,斯捷潘诺夫等270余人葬身鱼腹。
12月22日 因丁酉科场案牵累,江南名士方章钺、张明存、伍成礼、姚其章、吴兰友、庄元堡、钱威吴兆骞等八人携父母妻子迁徙宁古塔。同时,遣戍的还有方拱乾二次流徙和钱德维等人。翌年,8月28日抵达宁古塔旧城。
1659年(顺治十六年)
正月 镇守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逝世,其子巴海续任斯职。
4月12日 江西巡按刘宗韩,因违例责40板,籍没家产,流徙宁古塔。
5月1日 镇守宁古塔梅勒章京尼噶里报称,击败罗刹,俘获弗牙喀部落屯头目塔布也弩等,交付格克勒民、库里哈,令其前往附近东海弗牙喀部落温屯村,宣布朝廷德意,并行招抚,于是温屯村内九村人氏皆愿归顺。此后,弗牙喀部落人民进贡,均送至宁古塔城,照例宴赏遣回。
1660年(顺治十七年)
9月4日 镇守宁古塔总管巴海于梅勒章京尼噶里、海塔等率兵至使犬地方,伏兵船于黑龙江两岸,包围沙俄侵入黑龙江的兵船,杀死俄军60余人,打翻俄船,俄军淹死甚众。
招抚弗牙喀部落15村,120余户。
12月11日 崇祯朝兵部尚书张缙彦因“刻有《无声戏》二集一书,诡称为不死英雄,以煽动人心”。朝廷以“巧辩欺饰”,“情罪重大”拟斩,诏从宽免死,著革职,流徙宁古塔,翌年5月11日抵达戍所。
1661年(顺治十八年)
1月3日,济南同知杨桂吴受山东巡抚耿焞一案牵连,流徙宁古塔。
6月29日 清政府以兵部郎中钟继达为宁古塔左翼副都统,图喇为宁古塔右翼副总兵。
黑公网安备 23108402000105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